美华媒评苏贞昌统战言论:两岸文化交流是大势

2013年04月15日16:27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4月15日电 美国《侨报》15日刊载评论指出,民进党主席苏贞昌把大陆综艺节目在台湾的飘红泛政治化,把它称为“统战工具”,大可不必。文化的勃兴就在于开放视野下的交流、融合与创新。同文同种,文脉相通下,两岸间的文化交流是历史大势。

  文章摘编如下:

  一档大陆娱乐节目《我是歌手》因最终角逐“歌王”的7人之中有4人来自台湾,引起了台北的空前关注,也引发了岛内的一场风波。台湾多个主流电视台在《我是歌手》总决赛之夜加以直播取得收视爆红之后,苏贞昌14日认为这是大陆的“统战”,表示民众应警惕大陆“入岛、入户、入脑”以及岛内媒体“表扬大陆、唱衰台湾”的现象。

  这无疑是台湾岛内泛政治化又一次展现,但这次实在大可不必。本地成员占据一档“知名”节目总决赛的过半江山,在地域身份认同之下,关注比赛结果,是出于本能,就像曾经叱咤NBA赛场的林书豪那么牵动两岸三地民众收看NBA一样。而电视台迎合观众的需求,在涉嫌盗播下,直播《我是歌手》,纯粹是市场规律下的自选动作。可见,其推动者不是大陆,节目也本是娱乐至死而已,何处谈“统战”?

  相反,台湾的节目不也在大陆大行其道?早些年,港台电视剧和综艺节目在大陆处于黄金时代,并一度创造万人空巷的盛况;近些年,《康熙来了》等一些综艺节目仍在大陆拥有广大市场。这难道也是台湾对大陆的价值理念的渗透?公众所见,除过娱乐还是娱乐。

  一部文化作品的成功热播是其节目本身内容的丰富和其所体现出的某种励志理念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和赞许,对其跨地域的传播进行泛政治化解读,除过能够迎合民粹诉求政治主张,还有另一个结果就是对文化承担的不负责。

  台湾曾是华语流行文化重镇,而近年来,随着《甄嬛传》等大陆电视节目在台湾热播,“大陆风”已经在台湾刮起。而台湾在缺少官方资金支持下,文化产品质量大幅下滑,电视节目不是色腥羶的奇闻怪谈就是泛政治化的斗嘴骂战,有创新、有“正能量”的作品如何收获观众拥趸,这是岛内人士应予反思之处。相反,如果只是借此表达一己之私,不去思虑催动台湾本土的文化振兴,那就是在野党对政治担当的亵渎。

  文化的勃兴就在于开放视野下的交流、融合与创新。同文同种,文脉相通下,两岸间的文化交流是历史大势。两岸三地以及整个华语文化圈中,依赖的正是开放之下的交流去承继中华文化,去延续中华民族的脉搏。只要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就当以此为己任,而不是其它。(钟海之)

(原标题:美华媒:《我是歌手》岂是“统战推手”?)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解放日报刊文怀念胡耀邦逝世24周年
  • 体育中超恒大2-1 国安2分钟追2球2-2 视频
  • 娱乐台57岁知名作词人恋上好友17岁女儿(图)
  • 财经1季度GDP增速为7.7% 商品房销售增61%
  • 科技WiFi遍布相互干扰成网速隐形杀手
  • 博客萧锐:唐慧案期待不打折扣的正义
  • 读书帝国杀戮:皇太极专权宰割八旗诸王
  • 教育盘点高招面试神题:北大考千年王八万年龟
  • 育儿男童阴茎受伤自称系老师用针管扎伤